为深化学生对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的理解,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4月22日,学院2022级测绘工程专业师生在罗小娇、邓晓辉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新老县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们在老北川地震遗址深入了解地震对地表形态、建筑结构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影响,深刻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中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后前往新北川县城调研了当地居民对新县城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及需求建议,掌握了第一手民生数据。

在老北川地震遗址,罗小娇老师结合遗址现场,系统讲解了地震的成因机制、破坏效应及灾后重建规划的关键技术,使同学们对地震灾害的应对与规划策略有了全面认知。随后,师生们前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实物展品,回顾了抗震救灾的艰辛历程,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精神深深震撼,体会着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展现出的强大凝聚力。



在新北川县城,邓晓辉老师为大家强调了在新北川县城开展调研的相关环节,并结合现场环境特色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结合新县城规划布局,重点讲解了灾后重建中“安全优先、生态友好、文化传承”的规划理念。同学们以问卷的形式走访了当地居民,调研他们对新县城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及需求建议。通过实地踏勘、入户访谈,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第一手民生数据,为后续规划方案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巴拿恰广场,罗小娇老师现场讲解了羌族文化元素在广场设计中的创新运用,如建筑立面的图腾装饰、景观节点的民俗叙事等,展现了国土空间规划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之道。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使同学们系统掌握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框架,更通过真实案例的沉浸体验,培养了其“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价值观。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抗震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设计方案,用实际行动践行国土空间规划人的使命担当。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同学们一定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