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学院城乡规划21级《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课程与风景园林23级《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课程师生联合走进“羌乡第一寨”——吉娜羌寨,展开跨学科实地调研。

城乡规划团队聚焦空间本体,通过无人机航拍、建筑测绘与匠人访谈,记录村寨格局、传统木构修缮技艺及非遗活态展示方式,比对保护理论与现实复杂性,梳理物质空间遗产系统性保护路径。

风景园林团队则深入社区,采用问卷、深访与社会网络分析等方式,捕捉居民生活品质变化、社区治理结构与文旅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为村落发展补充“软环境”数据。
现场调研中,空间精准模型与人文细腻洞察相互碰撞,共同拼出传统村落可持续运营的完整图景。学生纷纷表示,跨学科协作让“保护”不再停留在建筑层面,更延伸到社会结构与社区活力。

教学团队表示,将继续推动此类课程联动,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培养具备综合视野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